求知欲的欲什么意思(求知欲的欲指的是什么意思)

【问道者】

11.现代与后现代。

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太快,这边还在努力用科学祛魅的时候,那边却要给科学本尊祛魅了。

一方面,科学是靠数据说话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客观的,所得数据及其分析也是客观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无异于科学的“名片”。在许多地方,这些仍是需要不断强化的科学意识和思维导向。

另一方面,现代物理学却告诉我们,主体与客体在微观领域不再那么界限分明了,科学认识的过程及其结论也不再那么确定无疑了,所谓纯粹的、客观的事实及其观念由此遭到质疑。

比如说“量子叠加”,一些物理学家把它比作一枚旋转的硬币,它同时处于正面和反面状态(既是1也是0或任意中间态)。可以理喻吗,传统思维下你能接受这也是科学结论吗?

求知欲的欲什么意思(求知欲的欲指的是什么意思)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科学的“双刃剑”效应愈发引来批评的声音。这么说吧,走在科学前沿的人们,越发感到对科学本身的无知和对未来的悲观;而尚在拼命追赶着科学潮流的人们,则越发感到科学的巨大威力和落后的紧迫压力。

对于后者而言,强调反思科学、警惕科学是不是有点“凡尔赛”了。但无法回避的是,在人类能力及其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能释放出科学那么大的威力,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带来如此空前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认知的对象(大致宇宙黑洞小至量子空间),还是认知的主体(人类大脑),亦或认知本身(人类意识),科学的光芒尚未照亮一切,甚至连科学本身仍是暗黑森林。

人类这艘大船在科学的强大引擎下,正加速行驶在尚没有确定方向的快车道中,奔向不可知的未来。

于是,“科学并非万能”成为新主流话语,科学不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之选,科学本身也已成为问题而受到批判。

正如《科学的终结》作者霍根所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过去几年里,科学界最重大的发现在于,这一辈人写下的科学文献都已过时。”

果真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心慌!

尚余的共识,就是科学原力既已无法扼止,无论是福是祸,你都回避不得,必须掌握它。

12.有用和“没用”。

“净整没用的”,这是一句我们习以为常、实惠满满的大俗话,剖析开来,赫然藏着一把开启科学原力的钥匙。

应该说,在推动人类认知发展、拓展人类大脑功能上,中西各有所长。传统的中式思维不简单、不偏激,务实、理性的直观外推法,发展成既高超又模糊的阴阳辩证思维,但并未走上精准的数学化路数。

表现在文化特征上,重视人与社会远高于对自然界的关注,偶有探索外在世界的兴致但不足以形成主流,旷达如庄子,也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这种讲求实惠实用、人情世故的传统社会意识,助长的是循规蹈矩、随声附和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得不到鼓励,异想天开更是不受待见,经世致用、修齐治平之学一直占有压倒性优势。

于是,又有了另一句俗话:“吃饱了撑的”。细思极是,足可列为科学普及的醒世恒言,不妨慢慢道来。

有人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奢侈的定义:所谓科学,就是通过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的确,科学研究中的元创新本就是“无中生有”,这就离不开保障原创主体天马行空自由思想的科研生态。

有学者考证,现代科学主要源头的古希腊,城邦体制加上普遍使用奴隶劳力,客观上形成了特定阶层宽松、从容、自由探究自然万物的闲暇条件和思想市场,以科学为生的群体才有可能涌现出来,进而保证了科学体系相对独立地持续进化。

当然,万恶的中世纪那段历史完全与科学背道而驰。

这里无意评价历史,只是想说明,像科学创新这类奢侈的事情,很难在忙于衣食住行、疲于应付生活的环境里大量涌现,为生计而疲于奔命的庶民百姓更是无暇念及。

现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怎么培养呢?屁股决定脑袋。待到“吃饱了撑的”,有钱有闲又有话语权,玩得起了,原生态的基础科学环境自然就有了。

由之,科学自信与否的一个直观底层视角,或可从“求知型生活环境”与“生存型生活环境”来入手。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若形成不可逆的、不可剥夺的、持续有效的科学创新保障,自信由然而生;反之,拿捏住你输入输出的嘴巴,也就拿捏住了创新思维的命脉。

13.硬科学与软科学。

现代科学思维及其方法,可谓人类意识的瑰宝和共同财富。就自然科学而言,已进化出一整套世所公认的规范体系、评判标准。落后就要挨打!硬邦邦的自然科学逻辑下没有什么特区。

求知欲的欲什么意思(求知欲的欲指的是什么意思)

这一“研究的数学化”为特征的科学规范,延伸到人文学科亦如此,凡数学化程度高的更有可能被认可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读者大约会有同感,查阅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新知,大部分有用的讯息转自发达国家,为何?

细思释然,一如自然科学,心理科学也算是帕来品。从注重研究自然到研究人类社会,最后到研究人自身,体现了人的解放的历史轨迹。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心理科学的发达,说明那里先行一步产生了心理知识需求,进入了以人为本的世代。若心理认知类与生存发展类知识相比,仍偏向“无用之学”一端,那还是俗话说得更明白:肚子还没填饱呢,扯什么里格楞!

认识“认识”本身,意识“意识”本身,解析大脑本尊,“软科学”并不软。

【千层底】

14.有没有“数”?

前面聊过,现代科学最悠久最基本的传统在数学。而第一次科学革命——“新普罗米修斯革命”的主角叫作毕达哥拉斯。

这个笼罩在科学诞生迷雾中的传奇人物,毕生倡导“万物皆数”的理念,对希腊数学有创始之功,并奠定了数学在西方科学传统中的至尊地位,因而有“数学之祖”美誉。

“数”的概念,以至数学的诞生,可谓是人类最匪夷所思的创造。这里隐含着一个底层逻辑:科学为何奠基于数学?

本质上,人(尤其体现在人类意识)是一种反“熵”存在,追求有序和确定性是天职(对抗熵增律)。而“数”便是确定性的象征,以数为本的科学认知模式,反映的正是人类意识追求确定性的必然路径。

人类意识的其它分支路径莫不如是:比如“信仰”,坚定不移的相信正是建构确定性思想意识的地基;比如“道德”,旨在建立确定性的社会伦理秩序,等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没有“数”,正是人类追求有序的最底层意识。而奠基于此的科学认知,正步步为营建构起趋向确定的、可靠的人类认知意识生态。

15.信不信?

信的力量,也是人类意识的基本功能。人类意识源于共识,共识即信。

你尽可用一套无可辩驳的真理来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却回答不了信徒的一个反问:“我要是连上帝都不相信了,凭什么要信你这一套逻辑”。

无法知、不可知的,皆以“上帝”或玄而又玄的“道”,或某个信仰图腾,作为总代言。

既如此,人类的求知欲有没有天花板呢?比如火爆出圈的《三体》,其中描述的高维文明可有止境?如果相信有外星文明,所谓绝对真理的硬话也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依此而论,人类就只有相对共识而无绝对真理,“1+1=2”也只是人类意识的规范,上帝并没有这一公理,星外文明也没有这一套嗑。

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更无法确证什么绝对的话语体系了。

科学虽牛,不要迷信噢!还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正如《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一书的结尾写道的:

“科学技术在成长为巨人之前,曾经是人类文明社会中一个不被重视的孩子。她曾经在古代哲学家的花园里当过侍从,也曾为远古的祭司们捧过祭品,还曾经在宗教审判的火刑中遭受屈辱和锻炼。在中国,虽然亘古而成熟的文明很早就唤醒了她,但也给她穿上了封建的紧身衣。总之,人类所犯过的一切错误都毫不留情地在科学身上打下了烙印。但是只有在错误与迷途中牢记错误,才能正确地成长起来。”

【在路上】

16.最后卖个关子:猜猜以上内容是谁写的?

聊个时髦话题。前两年Metaverse(灵宇宙)火了一阵就沉寂下来了,当下ChatGPT(聊天机器人模型)又横空出世,一时风靡全球,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新一场革命性进程的标志事件。

ChatGPT跟以往的那种聊天机器人明显不同,具有理解高级文本、意图识别和强大自学能力,能够真正像人类一样对话交流,这让微软小冰、苹果Siri、谷歌Meena等聊天程序相形见绌,甚至有专家称其对话能力已经超过了九成的人类。

ChatGPT的文字创作能力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代写作业、代编程序、代发邮件以及各种让人头疼的文案稿件,其高效性可靠性并不亚于大多数人的水平。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名学生,使用ChatGPT生成的哲学小论文惊艳了教授,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数。

“让我们不要忘记,是我们的人性让我们真正的与众不同,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机器,而是我们为全人类所创造更为美好明天的心灵、思想和决心”。

这是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最近在一次网络安全会议上作开幕致辞的结束语。但写出这句话的不是我们的同类,而是由ChatGPT通过提示撰写的。以色列总统办公室向媒体证实,他们给ChatGPT的提示是:“写一段关于人类在超人类科技世界中所扮演角色的励志名言”。

求知欲的欲什么意思(求知欲的欲指的是什么意思)

“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曾提出,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未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即认为具备了人类智能。这便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后来这个测试进一步具体化,大致是让计算机来冒充人,如果超过30%的裁判误认为与自己对话的是人而非计算机,就算通过了测试。倘若按照这个标准,聊天机器人早已加入了人族。

今天的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不再只是简单的人类劳动,而是创造性活动。比如集众家之长生成一些水平不凡的绘画、音乐、文学等类精神作品,在多模态话语领域均有类人甚至超人表现。

当然,人工智能仍是基于人类过往积累的经验、知识、信息来生成答案,这一点ChatGPT也有自知之明,甚至对此作出这样一番回应:

“对不起,我只是一个训练至2021年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所以我根本不知道2023年所发生的事情”。

文字,一直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灵魂最后的栖居地。然而,今天文字已经不再为人类所独有。

在人类与人工智能并存的新时代,求知欲还剩下什么呢?唯有元创新和灵魂了。灵魂太玄,仍难区分;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最后分水岭,就剩下科学元创新了。

“图灵测试”破防了,但人类还保留了最后一块阵地:“无中生有”的科学创造,人工智能尚无力染指。或许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获得什么人文学科类的诺贝尔奖,但什么时候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了,才是人类寿终正寝的时刻。这点科学自信目前还可以有。

仿照“李约瑟之问”的逻辑,ChatGPT为什么率先在那里出现?

答案仍是似曾相识:哪里掌握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原创算法它就出现在哪里,若只是基于其底层技术来探索应用场景,就只能选择跟随。

这一问是想说明,科学原力没有捷径。人类的求知欲,求的就是确定性,而科学知识仍是确定性程度最高的知识,不可不抢占。

最后回到开头的那一问,本词条还是笔者本人撰写,但如果请教ChatGPT会不会有更好的答案呢?不敢想象。

但ChatGPT肯定无法回答,人究竟需要多少个词条可以应对一生。

看来《心吧辞典》还得继续,边写边聊,让我们一起来回答吧!

【参考资料】

1.[美]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第1版。

2.[美]Dennis Coon,John O.Mitterer:《心理学导论》(第11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第1版。

《心吧辞典》:平常人·平常人生·平常生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艾迪号,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aedi.cn/baike/1540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0日 上午8:56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0日 上午9:25

相关推荐

  • 攀枝花旅游必去景点,攀枝花旅游必去景点?

    攀枝花旅游必去景点? 攀枝花旅游必去的景点有,海塔世外桃源风景区,这里是比较放松的地方,适合散心,攀枝花公园的话也是很漂亮,随便一拍都很美,不用加滤镜 攀枝花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攀枝花哪里好玩攀? 01 攀枝花市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 02 金沙滩国际长江漂流>> 03 颛顼龙洞景区>> 04 攀枝花鑫岛游乐城>>…

    百科大全 2023年 8月 4日
    00
  • 蛋挞在空气炸锅中需要多长时间(蛋挞在空气炸锅中需要多长时间多少度)

    最近,许多读者质疑蛋挞在空气炸锅中需要多长时间。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关于蛋挞在空气锅里需要多长时间,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前两天新开始空气炸锅,打算自己烤蛋挞吃,今天试试超级成功!蛋挞以后不用烤箱就可以自由了! 食材(足够做)6个蛋挞?) 1??2个鸡蛋 2??半瓶牛奶(约100毫升) 3??可添加或不添…

    百科大全 2023年 4月 12日
    00
  • 平均值英文(平均值英文mean)

    数学mathematics;代数:algebra ; 奇数:odd number 偶数:even number ; 分数:fraction 分子:numerator ; 分母:denominator 小数:decimal ; 负数:negative number 计算:calculate ; 加:plus /add减:minus/subtract ; 乘:m…

    2022年 12月 5日
    00
  • 地球环境日是几月几号(地球环境日是几月几号英语)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地球环境日是什么时候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关于地球环境日是几个月的英语,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从你我做起。虎牙作为直播平台,将通过直播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创新野生动物保护宣传 公益、直播 环境保护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虎牙公司表示…

    百科大全 2023年 3月 6日
    00
  • 四川民族学院是几本(四川民族学院是几本院校)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四川民族学院有几本书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四川民族学院是几所大学,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盲目购买收藏书画,一个名牌包 ≈ 一幅画 购买国画时,一般按“平尺”计算。宣纸中的一尺约为33厘米,一尺乘以33厘米,即33厘米。如今,年轻艺术家的书画每平方米约为数千至数万元。以下价值范…

    百科大全 2023年 3月 3日
    00

站长QQ

740100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740100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