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读者对云南必须购买的十大特产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云南必买的十大特产水果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档烟酒、稀有药材、天价茶、珠宝玉..名贵特产是地方特殊资源和金字招牌,也因其特殊价值而成为个别党员干部眼中的“摇钱树”和“硬通货”。
原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余云东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免费获得6万多支高档香烟供个人享用和谋取私利。
为防止领导干部利用珍贵特色资源谋取私利,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自2018年起对当地特色资源领域进行了深入专项整治。
“原党组书记、云南省退伍军人事务厅厅长张胜震四次收到商人老板和管理服务对象送来的26瓶名贵白酒,价值7.6万元”“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明授权下属购买价值3万元以上的普洱茶送礼“…对问题露头就打,形成震慑,是深入开展整改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专项整改中,云南省纪检监察委员会明确规定了非法公款购买、非法收付、非法占用、非法干预或参与经营等五个关键问题,要求坚决打击“零容忍”的高压局面。
在专项整改过程中,云南省纪检监察委员会明确规定了五个关键问题,包括非法公款购买、非法收付、非法占用、非法干预或参与经营,要求坚决打击“零容忍”的高压局面。在专项整改过程中,全省发现了140个相关问题,处理了176人,其中部门和局5人,给予169人纪律和政府处罚,并移送司法机关40人。40多个典型案例陆续向社会通报曝光,持续发出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云南省双江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深入超市、土特产店等场所查看账单,监督检查公款购买高档茶、酒等情况。 江宏峰 摄
从严查处解决“点”问题,专项整治要扩大到“面”。
云南省共梳理出烟、酒、茶、珠宝玉、木材、药材等7大类230个名贵特产
、特殊资源清单要求各地各单位以此为标准进行自检,看是否存在非法购买、收发等问题。“全省一年内查出108个单位涉及库存公款购买名贵特产。云南省纪检监察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数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诚信风险,再次证实了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专项整改的及时和必要性。
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公开拍卖、招标销售、企业回购、过期销毁、扶贫、所有权转让等方式,督促有关单位限期完成珍贵库存产品的清算,及时查处清算不力等问题。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发现玉溪市江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隐瞒未报库存香烟的问题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被通知追究责任。负责保管香烟的工作人员受到党的警告。隐瞒未报库存香烟的,最终投入5.6万余元上缴财政。
专项整治,目标在治,不仅要治眼前,还要治长远。云南省纪委监察委员会在深入分析领导干部利用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的原因后,制定了《云南省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试行)条例》,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试行”
利用云南茶、珠宝玉、珍贵木材等珍贵特产,谋取私利
“,通过建章立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同时,这项整治工作将纳入“四风”纠治的重要内容。
“现在做名贵特产和高档礼品生意真的很难!“在云南红河州经营土特产品的沈竹仙说,过去每年过年,他的仓库都不够备货,经常需要租更多的仓库。大多数前来购买名烟和名酒的人都是从十件开始购买的,但近年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专项整治有效去除“腐味”后
,珍贵的特产和特殊资源正在回归其原始属性
,再次成为人们认识云南、感受云南的亮丽名片。
【点评】
开展专项整治是作风建设的重要起点。云南省整治利用名贵特产专项资源谋取私利,再次证实了专项整治对纠治“四风”的有效性。近年来,针对作风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挖掘和彻底调查,不仅清除病灶,还根除病根,通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突破,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小胜利。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艾迪号,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aedi.cn/fenxiang/6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