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声音填空(什么的声音填空词语)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什么声音填空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关于什么声音填空的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的声音填空(什么的声音填空词语)

文本分析: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和迷人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与音乐家进行比较,将它们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而生动的音乐,反映了大自然的美。全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描述了自然声音的丰富与美妙。文章结构严谨,有助于巩固对“借助关键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方法的掌握。

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力、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性。抓住描述声音的单词,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情绪化地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独特的感受,感受美丽的风声、有趣的水声、动物声音的快乐,培养自己的语感,提取和积累。同时,教师要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阅读中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与文本产生共鸣,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门课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读写的结合。课后,“小练习笔”要求学生围绕听到的“美妙的声音”写几句话。一方面,它巩固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的能力,也是从描述具体事物到描述抽象事物的过渡。

教学目标:

1.了解7个生词,如“妙、奏”,读准多音词“呢”,会写13个生词,比如“妙、演”,会写22个词,比如“妙、音乐家”。

2.情绪化地阅读课文,背诵第二篇、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3、在图表中填写自然段的关键句,借助图表说出课文中写的自然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验课文中描述声音的生动词语。能模仿课文,围绕听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1.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不同声音所表达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和感受这种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了解文本描述的方法,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2.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围绕听到的声音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7个生词,如“妙、奏”,读准多音词“呢”,会写13个生词,比如“妙、演”,会写22个词,比如“妙、音乐家”。

2.找出文本中描述的几种自然声音,掌握文本的整体内容。

3.情绪化地朗读课文。

要点把握

1.引导学生独立讨论和交流识字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话题

1.教师情绪化地阐述和引入情境。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包罗万象,生机勃勃,山川壮丽,花草树木柔软美丽,鸟兽姿态千姿百态…春天的草,夏天的大雨,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我们看到的每一道美丽的风景,都是大自然的礼物。然而,自然的礼物远不止这些,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同样令人陶醉。是什么呢?请仔细听!

2.播放记录自然声音的音频,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感受。

过渡:你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好听吗?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享受吗?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测试预习

1.显示自读要求。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准确阅读生词和发音,使课文阅读流畅流畅。

(2)标出段落序号,圈出生词新词。

(3)你认为哪些句子特别漂亮,做标记,仔细阅读。

2.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单词课件,指名学生阅读单词。老师纠正发音。

美 手风 轻轻 动 打 乐

雨 打打 虫 雄 聚 叽叽

预设:先指名学生读生词,读正确的发音。然后引导学生独立讨论相关的意思和意思。总结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练习组词造句,适当拓展。

(2)指导分类识字。

◆部首归类:

演奏(演唱)激动(激动)滴(水滴)江(河)

口:吞咽(吞咽)呕吐(呕吐)呼吸(呼吸)

◆量词归类:

滴:一滴水 一滴眼泪 一滴血 一滴墨

◆AABB式词语:

敲敲打打 轻轻柔柔 慢慢吞吞 磨磨蹭蹭

慌慌张张 匆匆忙忙 干干净净 热热闹闹

(3)记忆和扩展拟声词。

①展示一组单词。

①展示一组单词。

呢喃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轰隆隆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②指名学生认读,齐读,老师总结。

小结:大家对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楚,而且读得很有节奏感,听起来很精彩!大家一定早就发现,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表达声音的词。像这样的词,我们称之为拟声词。

③你还能说一两个这样的拟声词吗?

例子:上课铃声-丁零零,青蛙叫声-嘎嘎,猫叫声-喵喵,春雨-沙沙沙。

④展示课后题第三题,引导学生交流表达。

读下面描述声音的单词,再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轻柔的呢喃 雄伟的音乐细语 声音充满力量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壮丽的海洋合唱团

示例:清晨公园的微风是“轻柔的呢喃细语”,夏天下暴雨前的狂风是“雄伟的乐曲”“声音充满力量”,一些电影里也有狂风大作的场景。

⑤再次播放记录自然声音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到声音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的自然声音是什么?

2.课后出示第二题,引导学生填空。

填一填,再说课文写了什么自然的声音。

3.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过渡:本文描述了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和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所有的声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不仅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还写出了所有声音的共同特征,是哪句话?(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顺便说一句,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美”是声音的特点。

四、齐读第一自然段。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集体评价朗读情况。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展示本课会写的单词。

2.观察字形、结构和笔画,看哪些字容易写错。

过渡:学生可以自由朗读生词,观察哪些词容易写错,哪些词不容易写,和同桌交流,看看怎么写好。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示范写作,重点指出。

◆书写指导:

[奏]上部三横之间的距离对称,撇先垂直后略平,抑略平,写得舒展。下部最后一点稍微长一点。

[柔]上部的“矛”竖钩要写得更短。下部“木”横长而平,垂直写在垂直中线上,出头略短,撇在左右下格的对角线方向伸展出笔。

[器]上、中、下三部分要写平,其中四个“口”遵循左小右大、上小下大的规则。中间的“狗”撇起笔穿插在上面两个“嘴”之间。

◆易错提示:

[琴]请注意,以下是“今”,而不是“令”。撇、抑要写舒展。

[击]中间的竖是一笔写的,不能分两段写。注笔顺:先写“二”,再写一竖、竖折、竖。

[滴]左窄右宽,注意右边不是“商”,右下角是“古”。

[敲]左右等宽,注意右边不是“支”。

4.学生练习写作、老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写错等。

5.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

五、总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

过渡: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我们很少用欣赏的心情去听,尤其是大自然的声音。老师今天想感谢学生们,因为从你们的阅读中,我不仅听到了风、雨和小动物的叫声,而且你们阅读的声音让我的心非常熨烫和舒适。为什么这些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如此神奇和令人陶醉?下节课,我们就走进大自然,好好听听,细品一品。

今天的课,大家的表现都很好,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摘录和积累文章中最喜欢的单词和句子。

3.观察活动:注意听周围的声音,简单记录下来,为下节课的“小练笔”做准备。

4.完成本课程的相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不同声音所表达的不同事物,进一步积累优美的语言。

2.通过朗读和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3.背诵第2、3自然段。

4.模仿课文,围绕听到的声音写几句话。

要点把握

1.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在阅读中理解语言。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掌握作者描述声音的方法,进行模仿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复习旧知新,引入新课程

1.听写单词,老师总结指导。

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有一句话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总起句和中心句。它是哪句话?(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的声音。)大自然中的这些声音有多美妙?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倾听。

3.展示主题。

二、研究课文,重点探索

(一)大胆想象,美读悟妙。(学习第二自然段-听风吟)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多少句话?(4句。)

2.读第一句,你读了什么?

明确:作者把风比作音乐家,他特别喜欢在森林里演奏手风琴。

3.老师读句子,让学生体验微风和狂风带来的不同感受。

微风吹过时,声音柔和,仿佛在低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当风吹来时,整个森林都很兴奋,演奏了一首雄伟的音乐,声音充满了力量,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清晰:抓住“温柔”、“低语”,体验微风的温柔,抓住“兴奋”、“力量”、“力量”,体验强风,感受风的美。

4.指名学生朗读,男女合作阅读,读出感情。

总结:你真的是一个小朗诵者,懂得用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起伏来表达不同风的特征。风除了演奏温柔舒缓的小夜曲和雄伟激昂的交响乐外,还会演奏什么歌曲?

5.展示填空,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风声。

填空:当他翻动树叶时,树叶就像歌手一样唱歌 。不同的叶子,是的 ;不同的季节,是的 。

(1)学生填空朗读句子,结合实际生活说:不同的叶子和季节会有什么不同的声音?

例:柳叶细长细长,发出非常轻盈的“沙沙”声,仿佛在窃窃私语;杨树叶一片一片,发出非常有节奏的“啪啪”声,像孩子们在鼓掌;梧桐树叶被挤压,发出“嗖”声,像扫帚一样扫过地面。

(2)师生合作,将体验融入文章阅读。

当他翻动树叶时,树叶像歌手一样唱着各种各样的歌曲。不同的树叶有不同的声音——柳叶细长细长(出示句子,学生一起阅读)很轻很轻的“沙沙”声,像在说悄悄话;杨树叶一片一片的,发出很有节奏的“啪啪”声,像小朋友在鼓掌;梧桐树叶挨挨挤挤的,发出一阵阵“唰唰”声,像扫帚扫过地面。

引读:不一样的季节,又不一样的音乐——(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春天的风轻轻柔柔的,是一支舒缓的小夜曲;夏天的风风风火火的,是一首欢快的进行曲;秋天的风冷冷清清的,是一段别离的箫声;冬天的风凛冽刺骨,是一阵金戈铁马的战鼓声。

(3)学生配乐朗读。

过渡:正因为风翻动树叶,演奏出了各种各样美妙的乐曲,时而温柔呢喃,时而激情澎湃,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风真是一位天才音乐家啊!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出风的美妙。

6.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过渡:你们喜欢聆听风声吧?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学生试背,教师指名背,想背的一起背)

(二)直观感知,美读悟趣。(学习第3自然段——雨的序曲)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出示自读要求。

(1)为什么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感情。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集体品赏。

(1)为什么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明确: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2)你最喜欢哪句话?说说你的感受。(指名多人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②想象一下,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咚咚、嘭嘭、沙沙、噼里啪啦、淅淅沥沥、叮叮咣咣……)

③这么热闹的音乐会,谁来读一读?(鼓励学生主动朗读)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呢!你发现这些声音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越来越大。)

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淙淙、潺潺、哗啦啦。)

③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感受到水声越来越大?(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④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⑤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让我们顺着小雨滴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大海。

填空:当小雨滴 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 ,流向河流;河流 ,流向大海;大海 ,汹涌澎湃。从一首 的山中小曲,唱到 的海洋大合唱。

⑥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4.教师过渡,出示课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

过渡:水可以奏出轻快的山中小曲,也可以奏出波澜壮阔的大合唱。除此之外,水还可以奏出什么样的乐曲?让我们到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中去听一听。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教师示范朗读。

(2)找出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体会。

明确:“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两行诗运用两个比喻写出了瀑布的声音,体现了瀑布的壮观、神奇。

(3)你还听到过哪些水声?(水沸腾时的咕嘟咕嘟声,水流进下水道时的咻咻声,还有冰雹、雪花落下的声音……大自然中的水声多丰富啊!)

5.学生试背第3自然段。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学习第4自然段——动物欢唱)

过渡:听了风演奏的手风琴、水的打击乐和歌唱,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动物们的歌喉。谁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议。

2.出示填空,教师引读,学生补充填空。

填空: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 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 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 !”

3.想象:大自然中,你们还熟悉哪些动物的叫声?

示例:公鸡——喔喔;小狗——汪汪;小羊——咩咩。

4.趣味表演,请学生模仿相应的动物的叫声。

5.师生互动,学生扮演动物,老师进行采访。

示例:

教师:“小鸟小鸟,请问你在唱什么?”

小鸟:“叽叽喳喳,我在歌唱春天的美丽!”

运用:

教师:“ ,请问你在唱什么?”

:“ ,我在歌唱 !”

6.指名快快乐乐地读这一段,齐读。

三、总结写法,拓展练笔

1.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梳理段落结构。

小结:回顾第2至第4自然段,这3个自然段分别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总起句。段落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些句子我们叫它们分述句。这二者合起来就构成了先总述后分述的段落结构。利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2.回顾总起段。

过渡:那么这3段内容,又是围绕哪1段来写的呢?(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写出了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的特点,下面的3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1自然段来写的。第1自然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开头,就是总起段。(齐读第1自然段)

3.教师小结过渡,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听到的“美妙的声音”。

过渡: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出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除了文中描写的声音,你还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

示例:公园里的鸟叫声;厨房里爸爸妈妈做饭的声音;超市里的声音;音乐会的声音……,还有那些需要用心才能听到、感受到的声音,比如钟表走动的声音、写字的声音、花开的声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声音。

4.出示课后“小练笔”。

小练笔: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提示:(1)在上一环节交流的声音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想写的声音。(2)试着用上一些拟声词描写声音。(3)发挥想象,可以想想这些声音像什么,让人产生了什么美妙的感受。仿照课文中的表达写下来。参考课后第3题给出的词语,或文中的优美语句。(4)围绕一个声音来写即可。

5.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继续熟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1)交流:说一说自己打算摘抄的句子,交流喜欢这些句子的原因。

(2)讨论:摘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字迹端正,抄写正确,不多字漏字。还可以设计一种好看的版式。摘抄的时候,不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尽量一个词一个词地抄写,提高效率。)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品读风声,把握段落结构。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师:说说你们读后的感受。

生1:微风拂过的时候十分温柔,而狂风怒吼的时候让人害怕。

生2:微风吹拂的时候,树叶轻轻晃动,碰撞的声音也很小,让人感到很宁静。狂风吹起以后,整棵树都东倒西歪的,树枝碰撞、交叉,声音吱吱嘎嘎的,很激烈。

师:你们最喜欢哪个词语?说说理由。

生:呢喃细语,因为风好像在轻轻说话一样,很温柔。

师:请你通过朗读来让我们感受这种感觉。(生读。)

师: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听起来多舒服哇!当狂风吹过来时,风声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树们都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呀!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描写狂风的部分?(找一生读。)

师: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看看我们能否通过朗读使这种对比更加明显。准备好了吗?(多媒体配乐,生对比朗读。)

师:风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段话是围绕这一段的哪句话写的?

生:第1句。

师: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我们把它们叫作分述句。这样一来,段落的条理就更加清晰了。

赏析:以读促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避免了枯燥的词句分析,而且在读中感悟不同风声的美妙之处,又巧妙地化解了疑难词。如“呢喃细语”,学生通过朗读体悟,很容易联想到“好像在轻轻说话一样”。继而通过配乐,让男女生对比朗读,从而直观感受到“微风”和“狂风”两种不同风格的风声的美妙。最后,教师通过半引半讲,引导学生理解“总起句”和“分述句”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段中的作用,为以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本课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尽量缩短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为此,在新课开始前,我借助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了一场大自然的特殊的音乐会,使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起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品评风声、雨声、动物的歌声时,我也借助音乐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字蕴含的美妙旋律。

二、美读感悟,放飞想象。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体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文没有生涩难懂的词语,文笔清新流畅,因此,教学时我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为线索贯穿课堂,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句,提示学生边读边思考,大胆地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角色体验,在多样化的朗读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欢快,同时也让自己的语感、美感得到培养。什么的声音填空(什么的声音填空词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艾迪号,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aedi.cn/fenxiang/64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6日 上午6:59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6日 上午7:43

相关推荐

  • 八一农垦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八一农垦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关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一两本,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

    创业分享 2023年 2月 19日
    00
  • 12代i5和12代i7哪个好(笔记本12代i5和12代i7哪个好)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12代i5和12代i7哪个好有疑问。由部分网友整理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关于笔记本12代i5和12代i7哪个好,本站也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请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荣耀刚刚发布自家最新的MagicBook 14系列: i5-12500H/16GB/512GB 售价5499元; i7-12650H/…

    2022年 12月 24日
    00
  • 什么阻力(什么阻力占主导地位)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什么阻力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破案遇到阻力,我会想起他” 汤宝俊“公安楷模”的先进事迹激励燕赵警察营 2021年3月24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垦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原民警唐宝军,39岁,在网上逮捕逃犯嫌疑人时英勇牺牲。 今年1月6日,《致敬公安模范20…

    创业分享 2023年 2月 16日
    00
  • 一斤水等于多少升水(一斤水等于多少毫升)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一斤水等于多少升水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关于一斤水等于毫升的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段时间网上有很多评论说一斤粮食没有一瓶矿泉水值钱。一瓶矿泉水卖两块。一斤稻谷卖1元2。一斤小麦也卖一块多,一斤玉米好像还不到一块。然后很多人说。农民种了一辈子粮,最后还是穷。为什么?因为农产品的价…

    创业分享 2023年 2月 7日
    00
  • 蕲州怎么读(蕲春县怎么读)

    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与湖南省相对应,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该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截至2016年,湖北省辖:1个副省级市(武汉市),11个地级市。其中,就黄冈市下辖的蕲春县,外地人比较容易读错这个名字。 一 首先,就蕲春…

    2022年 11月 13日
    00

站长QQ

740100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740100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