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读者对中国十大导演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关于2020年中国十大导演榜,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头条创作挑战赛#

第35届电影金鸡奖于2022年11月12日落幕。
相隔31年,奚美娟再次获得影后称号,实至名归。
朱一龙因在电影《人生大事》中的出色表现,击败了吴京、沈腾等人,获得了新一届金鸡奖影帝称号。

在过去的41年里,金鸡奖诞生了34位影帝。
他们都在各自的电影中表现出精湛的演技。
然而,在这34位金鸡奖影帝中,哪十位演员的表演更受欢迎?
今日,雅清不妨与大家一起,为“十位演技最好的金鸡奖影帝”做排名。
看看这个名单,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致?
十:富大龙
2007年,富大龙因在电影《天狗》中饰演李天狗而成为第26届金鸡奖影帝。

许多年轻网友对富大龙的演技表示“跪服”。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在《大秦帝国纵横》中的爆裂表现。
无论是表情、台词、心理节奏、强烈气场,他饰演的秦王嬴思都到位了。
而且收放自由,游刃有余。

可叹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比许多老戏骨更扎实的表演技巧。
我认为这与他对角色的认真态度密切相关。
那一年,富大龙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也处于无戏可拍的状态,甚至被迫谋生,他还当过外卖员。
导演冯小宁找到了他。
冯小宁可以说是他演艺道路上的贵人。

早在1990年,冯小宁就找富大龙出演了自己执导的《战争子午线》。富大龙只有14岁。然而,这个半大男孩的表演天赋和敬业态度给冯小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冯小宁在2001年筹拍了《紫日》,其中男主角杨玉福,他觉得不是富大龙。
收到剧本后,富大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河北农村体验生活。
这是许多老艺术家在创作角色时保留下来的习惯,但后来被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抛弃了,因为它太费时太麻烦了。
但是富大龙继承了这个传统。
因此,不难理解他在《紫日》中的表演是如此简单、自然和脚踏实地。

由于《紫日》的成功,导演戚健也从富大龙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于是拿着《天狗》的剧本,来找他。
结果,富大龙的表现,让戚健深感惊讶——因为,他演得太好了,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他塑造了林场护林员的形象,真实、深刻、震撼人心。
戚健不仅称赞他的表演,甚至金鸡奖评委也称赞他。
因此,在第26届金鸡奖评选中,虽然提名最佳男演员有刘松仁、刘佩琦、陈坤等6人,但田华、徐还山、王富力等表演艺术家一致认为,富大龙的表演最为突出,因此他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宝贵奖项。

此后,富大龙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发展的好时机。
但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特别罕见的品质,那就是他珍惜每一个机会,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认真对待,仔细思考,试图塑造不同的角色。
他是一个很有艺术追求的演员。

虽然他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一定会成为一名80岁的表演艺术家。
毫无疑问,这一点。
把他排在第十位真的有点委屈。
但是谁让他最年轻呢?未来还有太多的展示空间。
第九:戈治均
2001年,戈治均因在《押解故事》中扮演李公安而成为第21届金鸡奖影帝。

很多观众可能不熟悉戈治均这个名字。
但说到他的演技,可以说是国内演员中首屈一指的。
让我们来看看他在哪些流行电影中扮演过角色?
比如张艺谋执导的《秋菊诉讼》中的李公安,《背靠背面对脸》中的冷局长,《美丽的大脚》中的赵面粉,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荣禄,《大宋提刑官》中的和魁,《白鹿原》中的鹿泰恒。
这些角色都是由他扮演的。

是不是看到他的名字不熟悉,却不得不对他塑造的角色感叹:演得真好?
戈治均原本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演员,28岁时调到陕西人艺,成为一流演员。
他主要在银幕上扮演配角,但他的演技相当醇厚和熟练。
让我们以他在获奖作品《押解故事》中的表现为例。

估计很多观众都没看过这部电影,这也是戈治均为数不多的主演作品之一。
这部电影讲述了老警察李公安和警察学校实习生张磊将诈骗犯从泰国押注回陕西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最著名的演员是傅彪,他扮演欺诈者于泰,他的表演也非常自然和生动。

但戈治均的表现确实更耐人寻味。
他塑造了一个即将退休的丈夫安全形象,特别生动立体。
他对人物性格、心态、现场反应的把握相当准确,但表现出来却相当内敛和深刻。
狡猾的于泰逃跑时,先是拔枪,后来又收起枪。他隐藏了所有的内心情感,但快速的行动反映了一个老警察的敏捷和能力。

什么是“隐藏不露”?我认为这是真的。
可惜这么好的演员从来没有红过。
媒体宣传太少,对吧?真不应该。

近几年戈治均也没怎么演戏,仿佛2018年以后就很少看到他出现在银幕上了。
我想主演的原因是他年纪大了,对吧?
他今年86岁了。
第八:张雁
由于在《月亮湾笑声》中扮演江冒富,1982年成为第二届金鸡奖影帝。

张燕也是一位老演员,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遗忘。
但他是金鸡奖史上诞生的第一位影帝。
我认为他应该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代表和缩影。
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无论个人名利,认真对待表演。
把“清白做人,认真演戏”作为人生的标准和追求。

张雁演了一辈子戏。
1938年出道,1947年开始演电影。1949年成为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演员。主要是演龙套和配角。
他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出名。
成为金鸡奖第一位影帝也是一件非常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一心想,只是怎么把戏演好。
过去,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思想上,那些老演员对自己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众多电影中,张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但由于他的外表简单,表演简单,所以大多在屏幕上塑造农民的形象,栩栩如生。
在记忆中,张雁在《淮上人家》中扮演的黑子爹,在《春天来了》中扮演的福顺,在《钢铁世家》中扮演的刘贵山等,都非常生动。
他扮演的反派也很到位,比如《燎原》中扮演的陈工头,神形兼备。

这位尽职尽责的老演员认为自己一生都在扮演配角。结果,他没想到在63岁时会有机会扮演主角。
更没想到,这场演出,还演成了第一位金鸡奖影帝。
出乎意料的是。
然而,他在《月亮湾笑声》中的表演确实值得电影皇帝的称号。
而当时的金鸡奖,含金量相当高。

张雁的表演有什么好处?
首先是他的朴素。
这是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丢弃的东西。
众所周知,天然无雕饰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
张燕的外表和气质无限接近剧中人物江冒富。
而且他的表演风格,也一直追求自然朴实真诚。
其次,他在《月亮湾的笑声》中的表演有很强的分寸感。

因为《月亮湾的笑声》是喜剧 ,既然是喜剧,表演的时候要适度夸张。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既不能太过分显得不真实,也不能太温导致无效。
因此,张雁借鉴了许多演员的表演方式,最终使江冒富的形象跃上银幕。
当时的演员都不像演员。

张雁也是如此。演完《月亮湾的笑声》,他成为了电影皇帝,出了名。然而,像往常一样,当他收到剧本时,他应该体验生活,当他研究剧本时,他应该研究剧本。当你出去的时候,船员们也拿着行李箱去了。60多岁的老人,没有助理,没有司机,没有保镖。乐乐呵呵,还做自己的普通演员。
因此,无论是演技、为人、艺德,张雁都是演艺界的楷模,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不幸的是,这样的好演员,在1997年11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79岁。
第七:杨在宝
1984年,杨因在《血总热》中饰演罗心刚而成为第四届金鸡奖影帝。

事实上,无论杨在宝是否成为金鸡奖最佳男主角,他都是更多粉丝心中真正的“银幕硬汉”和具有职业道德的表演艺术家。
首先,他形象英武,气质坚韧,充满热血男儿的阳刚之美。

就像《红日》中的石东根、《年轻一代》中的肖继业、《从奴隶到将军》中的罗晓、《代理市长》中的萧子云一样,他似乎给了他一种独特的男性魅力,无论他扮演什么角色,无论他的身份和性格如何。
其次,他的演技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1984年,他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双料影帝称号,因为他在《血总热》中饰演罗心刚。

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迷人,不仅内心深处,而且充满激情。
通过精湛的演技,他生动地诠释了人物的性格,诠释了人物的内心,大大增强了电影的吸引力。
1986年,他再次成为百花奖影帝,因为他在《代理市长》中的出色表现。

此外,他在《大刀记》中扮演的梁宝成、在北影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中扮演的金东水、在《原野》中扮演的仇虎等角色也深入人心。
2019年,他还获得了第32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就在那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
2021年2月13日,杨因病去世,享年85岁。
第六:李保田
1994年,他成为第14届金鸡奖影帝,因为他在《凤凰琴》中扮演余校长。

李保田也是一位有艺术追求的演员。
他的表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他在《过年》中塑造的父亲,在《宰相刘罗锅》中塑造的刘罗锅,在《有话好说》中塑造的张秋生,都是如此的深入人心。

1988年,李保田首次与金鸡奖结缘。
凭借在电影《人·鬼·爱》中扮演秋父一角,他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后,他在与解衍(《老井》中饰演孙旺才)和牛星丽(《老井》中饰演万水爷)的竞争中获胜,获得了第一只金鸡奖奖杯。

李保田在《人·鬼·情》中,将自己之前在徐州梆子剧团做演员时的众多积累调动了出来,并对人物复杂的内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展现,将秋父这个戏曲老艺人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1994年,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英俊小生周里京(在《炮兵少校》中扮演楚宁)和巫刚(在《炮打双灯》扮演宝),都获得了金鸡奖评委会的提名。
然而他们最终却还是败给了演技更为成熟稳健的李保田。

而且这届金鸡奖影帝的评选很有意思,李保田几乎是从一开始就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在评委们最初投票的环节,大家就都注意到了李保田的表演,并将他以全票通过提名。而周里京和巫刚的选票却都刚刚过半。
我觉得李保田之所以最终能获奖,他优于另外两位好演员的地方,就在于,他除了走进了余校长的内心之外,他的表演还细致到,对自己的声音都进行了化装。

他可以说把一个山村老校长的形象,塑造得丰满传神,感人至深。
而且他的表演,也为影片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后李保田又尝试过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古今都有,显示了深厚的表演功力,成为了观众最为熟悉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我觉得李保田的成功,一个是他的天赋,另一个与他的阅历以及饱览群书的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五位:李仁堂
1995年因在《被告山杠爷》中扮演山杠爷而成为第15届金鸡奖影帝。

李仁堂身为演员的天赋条件非常好。
首先他长得相貌堂堂。
其次他嗓音洪亮,气场强大。
往演员堆里一站,他就是绝对的主角。

所以从演《青松岭》开始,李仁堂在银幕上,几乎就从来都没演过配角。
有人说他在《创业》中演的华程就是男二号,但那也是主角之一啊。
另外,李仁堂的演技也经受住了广大观众和金鸡奖评委的考验。
1980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
当时几乎全国所有的男演员,都参加了这届百花奖影帝的评选。
然而更多的观众,却将宝贵的选票,都投给了李仁堂,以表达对他在电影《泪痕》中的表演的认可。

李仁堂的表演风格,很具有时代特点。
他们那一代电影演员,基本上都经历了多年的舞台磨练,基本功都很扎实,而且分析人物也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法,那就是从实践中,去体验和观察人物的内心境界深层次的内涵。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那一代老演员的表演,那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巨大原因。
1995年,65岁的李仁堂,在电影《被告山杠爷》中,呈现了“殿堂级”的表演。

在情与法的碰撞和挣扎中,李仁堂以饱满的激情,诚挚的情感,将一个赤胆忠心但却缺少法治观念的山杠爷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这届金鸡奖的评选中,他的表演获得评委们的一致赞赏。
尽管当时参加评选的牛振华(在《背靠背,脸对脸》中扮演王双立)也有非常出色的、生活化的表演,但显然李仁堂的表演更加深刻、富有感染力。

所以在最后的投票环节,还是李仁堂胜出。
由此可见“姜还是老的辣”。
此后李仁堂又演过《昨日的承诺》、《九九艳阳天》、反腐剧《绝对权力》等。
但没想到,就在《绝对权利》播出不久后的2002年6月24日,他因突发心脏病而猝然去世,享年73岁。令人痛心不已。不然李仁堂绝对会是各大电影节争相邀请的重要嘉宾。
第四位:王景春
2019年因在《地久天长》中扮演刘耀军而成为第32届金鸡奖影帝。

王景春赶上了好时候。
他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我国影视业蓬勃发展。
无论是电影剧组还是电视剧剧组,都需要大量的演员。
而且这时的影视剧组,对演员的形象要求,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就算“歪瓜裂枣”,也有出演主角的机会。

所以王景春还在上戏读大三的时候,就在谢晋公司投资的《生死之门》中出演了韩守义一角。
起步就遇到谢晋这样的大师,这是之前很多演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关键是王景春从众多老艺术家身上学到了太多宝贵的东西。
这为他日后从事表演工作并成为影帝,奠定了基础。
我觉得王景春的表演,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他所呈现的“人间烟火气”。
这令观众感觉很亲近。

我想这也应该是他连续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柏林电影节影帝、金鸡奖影帝的最大原因。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一个演员来说,却并不容易。
它需要演员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充足的底气,才行。
而底气从哪里来?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自生活。
大学四年,老师只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练晨功,可是王景春一练就是4年。

为了演好《警察日记》中的郝万忠,王景春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足不出户,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原型人物郝万忠的生前影像反复播放,然后模仿他走路的样子,学他说话的方式,还学习鄂尔多斯当地方言。
当他觉得,他已经“就是郝万忠”,才出现在镜头前。
结果,当地老百姓都以为他就是真的局长,抢着跟他说话聊天。

王景春在《警察日记》中有“演”吗?当然有“演”,但他的表演却让人看不出任何痕迹。十分高级。
所以他由此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华表奖影帝,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为了演好《天长地久》中的刘耀军,他还专门学了电焊,手上拿着电焊工的五级证书。

所以刘耀军拿起工具操作时,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真实。
还有为了表现出影片中刘耀军和王丽云“老夫老妻”的状态,他和演员咏梅一见面,就建立起一种默契。

而这样的默契呈现到电影中,令观众误以为他们是真的“夫妻”。
他们采用的都是静水深流的表演,可是给观众的冲击力却无比强烈。
这其实就是功力。
王景春看似没有“演”,但其实他又呈现了非同一般的张力。
他觉得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但这需要演员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的强大的积累才行。

所有的水到渠成,都是因为“胸有成竹”。
王景春凭借《地久天长》再次将柏林国际电影节和金鸡奖的影帝奖杯收入囊中,就是对他实力的最佳证明。
第三位:张译
2021年因在《悬崖之上》中扮演张宪臣而成为第34届金鸡奖影帝。

有人说,张译长得不好看。
但他的演技,在中生代演员队伍中,却绝对称得上是“NO.1”。
演技这个东西,与颜值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与什么有关系?
与一个演员的阅历、知识储备、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简而言之,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一个很有心并且很善于观察和积累的人。
比如张译。

《悬崖之上》这部电影,很考验演员的演技。
因为每个角色,受制于隐秘的身份,都无法做到喜形于色。
他们必须得很巧妙地伪装自己,但同时又得让观众看明白他们当时的处境和真实的心态。
怎么办?
就只好往“细”里演,在“细节”上下功夫。
而如果这个演员没有想象力,他就很难创造出别出心裁的细节表演。
可是张译却做到了。

刘浩存扮演的张兰被抓后,张译扮演的张宪臣就是旁边,然而他却一副异常镇定的样子,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的变化。
可是他的眼神,那急速滑过的焦虑,却使观众一下子就看明白了他的内心。
于是大家就跟着紧张起来。
这实际上,就是演员,通过表演制造出来的悬念和紧张感。
这就是演技所呈现出的戏剧张力,特别高级。

同样是在《悬崖之上》中,在张宪臣受刑的那场戏里,张译几乎动用了全部的表演手段,不放掉任何一个表演细节,将张宪臣受刑时不忍直视的一幕,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说,张译仅凭这段戏,就可以直接“封神”了。

可实际上张译在整部《悬崖之上》中,所呈现的表演都那么成熟、老练、细致、准确。
所以,尽管在这届金鸡奖评选中,竞争影帝的演员还有于和伟等人,但张译获奖,却是众望所归。

不仅是《悬崖之上》中的张宪臣,就包括《一秒钟》中的张九声、《士兵突击》中的史今、《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他都演得那么动人心弦。
要说现在的男演员,能达到他这个演技的,还真是不多啊。
第二位:陈道明
2000年因在《我的1919》中扮演顾维钧而成为第20届金鸡奖影帝。

陈道明气质儒雅,博览群书,这些都为他塑造外交家顾维钧这个角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甚至觉得,顾维钧这个角色就是为他专门打造的。
而且他在影片中的演技,真是可以直接“封神”的。

什么是演技?
演技,说白了,就是对表演的设计。
专业的好演员,都懂得如何对自己所演的戏,进行专门的设计。
不懂表演的人,才会仅凭天性,感受到几分就演几分。
当然,设计也有高下之分。
有的演员的技巧,一眼就能让观众看出来,然后给人的感觉“好假”。
可是真正高超的技巧,不仅巧妙到让观众看不出任何破绽,而且还能感染观众,和观众“共情”。

说到在这方面的高手,前有石挥,后有陈道明。
咱们就拿陈道明在获奖作品《我的1919》中的表演来举例。
几乎每一场戏,他都有设计。
比如顾维钧的出场方式,原剧本中顾维钧是衣冠齐楚的,但陈道明却改成了年轻的外交官被伤兵抢劫,最终导致他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衣衫破损,头发散乱,脸上还有淤青。

可是他的眼神却依然笃定,行为举止从容不迫。
这一改动,使得顾维钧的形象,更为生动、鲜活、立体。
最令影迷折服的,是陈道明在《我的1919》中,所呈现的那几大段台词。
跟现在很多影视剧,演员说一句话就切一个镜头所不同的是,《我的1919》这部电影,所采用的是同期录音的方式。
而且好几处的表演,都在陈道明的强烈要求下,采用了一气呵成的长镜头。
这得多考验演员的演技?
稍有不慎,便推倒重来。

可是陈道明就有这样的自信。
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这来自于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所有台词的重音、停顿、节奏以及辅助怎样的神情、动作进行仔细认真的推敲和研磨。
在《我的1919》中,和会发言的戏份长达8分钟,全部都是演员的台词,因此这场戏能否出彩,全靠演员。
可是我们看陈道明的设计,哪儿该舒缓,哪儿该激昂,哪儿该停顿,哪儿该铿锵有力,哪儿该掷地有声,他都安排得起伏跌宕。

而且这场戏的许多台词,也是陈道明专门进行修改和设计的。
当他说出“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样的话语时,我们通过陈道明情感渲染和慷慨陈辞,完全感受到了顾维钧的心情和精神。
陈道明和顾维钧,在那一刻,完全融为了一体。

陈道明台词说得好,还表现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在正大光明殿痛斥腐败,以及在“千叟宴”上的敬酒辞那些大段的台词,同样足见功力。
如今,像陈道明这样台词说得好,而且用心研究表演,对每场戏都精心设计的演员,还有多少呢?
所以他排在第二位,谁不服气?
第一位:李雪健
1991年因在《焦裕禄》中扮演焦裕禄而成为第11届金鸡奖影帝。

没错,我个人非常喜欢李雪健。
第一是他对表演的热爱。
第二是他“不装”。
无论是演戏,还是做人,他都很“真”。
在“真”的东西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李雪健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我觉得,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李雪健,都当得起这个“第一”的称号。
先说他的演技。
1990年,李雪健演了两个脍炙人口的角色,一个是电视剧《渴望》中的宋大成,一个是电影《焦裕禄》中的焦裕禄。
两个角色各不相同,但却都被李雪健塑造得栩栩如生。

尤其是《焦裕禄》中的表演,是那么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层次分明的表演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观众和评委。
这一年,无论是电视观众还是电影观众,大家都集体将最佳男演员的选票投给了他。
也因此,李雪健成为首位在一年内同获百花奖、金鸡奖、飞天奖和金鹰奖的男演员。

再加上他之前获得的梅花奖,和后来获得的白玉兰奖,他真是将几乎所有的表演大奖,都拿了一个遍。
咱们再来说说他的艺德。
我记得1991年,李雪健凭借主演《焦裕禄》获奖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却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这句话更使观众对他好感倍增。
再加上他患病多年却依然坚持演戏,成绩斐然却始终低调谦和,所以在观众心中的人设,一向励志而且充满正能量。
另外,我觉得在李雪健的身上,还有一点非常难得。那就是“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同时代和李雪健一样取得巨大成就的表演艺术家有很多,但他们成名之后,都自视甚高,甚至狂妄自大。可是在李雪健身上,却丝毫看不到半分的狂傲。
说实话,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演员,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成为“第一”都当之无愧。

有网友问,为何在这个排名中,没有看到唐国强、陈宝国等著名演员的名字呢?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过金鸡奖啊。
就包括葛优,虽然也是金鸡奖影帝,但说实话,他在参赛作品《大撒把》中的表现,既不是个人演艺生涯中的最佳,也算不上所有影帝中的最好,所以没有出现在这个名单中,也无可非议。
当然每份名单,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那么和大家心中的评判是否一致呢?各位心中的“第一”又是谁呢?也欢迎更多网友进行补充和交流。
文/DJ雅清编辑部:阿杰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艾迪号,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aedi.cn/fenxiang/59259.html